礦業工程學位授權點建設年度報告(2023年)

2024年04月11日 13:02  點擊:[]


學位授權點建設年度報告

2023年)

 

 

 

學院

(公章)

名稱:礦業工程

代碼:0819

 

2024310



  

一、 學位授權點基本情況

學位授權點發展曆史及内涵

培養目标與學位标準

二、學位授權點建設基本情況

師資建設情況

科學研究建設情況

(三) 課程建設情況

(四) 學風建設情況

(五) 研究生招生畢業情況

(六) 研究生就業情況

、研究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研究生招生、培養相關制度及執行情況

、研究生教育改革情況

、教育質量評估與分析

、存在的問題

、改進措施及下一年度建設計劃

改進舉措

障措施

 


一、學位授權點基本情況

學位授權點發展曆史及内涵

2003网站太阳集团礦業工程學科前身為創辦于1959年的衡陽礦冶工程學院放射性采礦專業和選礦專業。創建于1962年的核工業第六研究所于2002年并入2003网站太阳集团,其溶浸采礦研究室、常規采礦研究室、核工業溶浸采礦技術重點實驗室并入本學科。學科于2001年被确定為湖南省重點學科,2016年被确定為國防特色學科。

本學科1998年獲采礦工程碩士學位授權,2006年獲采礦工程博士學位授權,2011年獲礦業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2009年獲批設立博士後流動站,是國内唯一為鈾礦采冶領域培養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的學科。

2003网站太阳集团礦業工程學科擁有核能與核安全國家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鈾礦冶生物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核燃料循環技術與裝備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極貧鈾資源綠色開發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鈾礦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核工業溶浸采礦技術部級重點實驗室鈾尾礦庫退役治理技術湖南省工程中心8個國家、省部級科研平台,擁有鈾礦冶生物技術國防科技創新團隊礦業工程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中鋼集團馬鞍山礦山研究院研究生培養創新實踐基地2003网站太阳集团-中核二七二鈾業有限責任公司資源與環境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2003网站太阳集团-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研究生産教融合培養基地等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研究基地及湖南省校企合作創新創業教育基地18個。礦業工程學科現有科研場地5000餘平米,擁有MLA工藝礦物學參數測試系統、透射電子顯微鏡、全自動比表面積和孔隙分析儀等科研設備總經費逾億元。

學科現有專任教師80人,其中正高職稱30人、副高職稱24人、博導23人、碩導40人,其中,55歲以上10人,35-5535人,35歲以下35人,擁有國防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湖南省教學名師、湖南省百人計劃、核工業優秀中青年專家、湖湘青年英才等省級及以上人才工程入選者17人,形成以國家級、省級專家為引導,中青年骨幹教授為核心的良性發展團隊,保證學科在教學及科研方面的高效、高質量運轉。

5年,學科承擔國防重點項目、國自科重點項目、國防科工局核能開發項目、國自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國自科面上項目和青年項目等近110項,總經費約5800餘萬元;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5項;授權發明專利近50項。

經過60多年的發展,學科形成了地浸采鈾理論與技術、堆浸提鈾理論與技術、礦床地下開采與露天開采、礦物加工理論與技術、礦山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5個學科研究方向,為保持我國核威懾力的長期有效和核軍工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技術支撐。

培養目标與學位标準

1.培養目标

1擁護中國共産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熱愛祖國,遵紀守法,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積極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2淡泊名利、嚴謹治學、熱愛學術、恪守學術道德,積極進取,具有為促進鈾礦采冶領域科技進步而奉獻的精神,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3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能熟練閱讀鈾礦采冶外文文獻資料,并具有較強的外文學術論文寫作能力和國際學術交流能力。

4具有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前沿信息的能力;掌握鈾礦采冶科學研究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備獨立從事鈾礦采冶領域科學研究的能力;具有創新精神,能夠在鈾礦采冶領域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上做出創造性成果。

5培養能夠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的能夠解決鈾礦采冶領域重大技術難題的創新性人才。

6掌握鈾礦采冶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業知識,深入了解鈾礦采冶重大理論和技術的曆史、現狀和發展方向,能夠利用現代科學理論及方法創造性研究鈾礦采冶領域的理論和實際問題。

2.畢業要求與學位标準

1博士學位研究生應具有的學術水平與學術能力

① 掌握本學科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

② 具備文獻綜述、書評、科研項目申請書、科研項目研究報告、科研論文、專利申請書等寫作能力;

③ 具備科技信息獲取、學術鑒别、科學研究、科技創新和學術交流等學術能力。

2博士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① 學位論文選題需要緊密結合鈾礦采冶領域的重大科技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技術路線,采用先進的檢測手段,研究的問題要取得突破;

② 學位論文需要在礦業工程領域具有明顯的創新性;

③ 學位論文須遵守國家和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學位論文寫作規範,闡述要專業,邏輯要清晰,結論要有支撐。

3博士學位授予要求

① 修滿培養方案規定的全部課程并取得規定學分;完成所有實踐環節并考核合格

② 以2003网站太阳集团為第一署名單位、研究生為第一作者,至少發表2篇與學位論文相關的學術論文(其中,1篇被SCI收錄,1篇為中國科技卓越期刊及以上論文;或2篇被SCIEI收錄);或發表1EI以上期刊論文,并獲國家發明專利(學生第一或導師第一學生第二,且署名單位為2003网站太阳集团,或省部級及以上科技成果獎排名前三(2003网站太阳集团為獲獎單位之一,并有個人獲證書)

③ 完成并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

3.培養方式與導師指導

1博士研究生培養實行導師負責制,采取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博士生導師可聘請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或現場工程技術人員3-5人組成指導小組。跨學科或交叉學科培養博士研究生時,應從相關學科中聘請副導師協助指導,副導師必須由具有教授資格或具有博士學位的副教授擔任。

2博士研究生的培養以科學研究為主,着力培養博士研究生嚴謹求實的學風和獨立從事創造性研究的能力,同時根據本學科專業的要求、學位論文的需要及個人的實際情況學習有關課程。

3博士研究生采用全日制培養方式,可在校内攻讀,也可由國内、國際的校際間聯合培養;提倡與國内外高等學校或研究機構聯合培養。

4.主要研究方向

1地浸采鈾理論與技術

地浸采鈾多場耦合作用機理;地浸工藝堵塞機理及解堵技術;地浸砂岩型鈾礦儲層改造技術;強化浸出技術;地浸采鈾智能化技術等。

2堆浸提鈾理論與技術

堆浸采鈾多場耦合作用機理;硬岩鈾礦強化浸出機理與技術;堆浸鈾礦石高效破碎技術;堆浸采鈾智能化技術等。

3鈾礦床地下開采與露天開采

地下開采與露天開采岩石力學問題;鈾礦開采智能化技術;硬岩鈾礦安全高效采礦工藝;低碳開采技術等。

4鈾礦物加工理論與技術

多金屬礦選冶工藝與技術;鈾回收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與裝備;海水提鈾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與裝備等。

5礦山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

礦井通風降氡除塵技術;礦山三廢處理處置與資源化技術;深部礦井降溫與地熱利用等。

5.學習年限、課程學習時間與學分要求

1學習年限:博士研究生學制為3年,最長學習年限為6年。學制的要求以學校的管理規定相關文件為準。

2課程學習時間:課程學習時間為0.5-1年。

3學分要求:總學分不低于18學分。跨一級學科或同等學力錄取的博士生應補修不少于3門本學科的碩士生課程,并取得及格或以上成績,但不計學分。

6.培養過程質量控制要求

1博士研究生資格考試

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必須通過博士生資格考試方能進入學位論文工作階段。博士生資格考試采用筆試和口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主要考察以下内容:

① 政治思想品德、行為道德和科研态度方面;

② 個人培養計劃的執行情況和課程學習成績;

③ 基礎理論、專業知識、現代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④ 對本學科和所從事研究領域的國内外研究動态與進展、前沿課題、主要研究方法和檢測手段等方面的了解情況;

⑤ 所具備的科研素質、創新精神和發展潛力。

博士生資格考試在入學後第二學期進行。通過博士資格考試後,博士生方可進入博士論文工作階段。未通過博士資格考試者,可在第一次博士資格考試後半年至一年内再進行一次。兩次資格考試都未通過的博士生,終止其攻讀博士學位。

2文獻綜述

博士研究生應該具備文獻查詢、資料搜集能力,要求博士研究生需廣泛閱讀本學科研究方向的權威文獻資料,包括國外文獻、國内高水平刊物及重要參考書,并在閱讀基礎上撰寫1篇文獻綜述。

文獻綜述基本要求:字數不少于5000字;所查閱文獻不少于150篇,其中外文文獻不少于50%,近3-5年的文獻不少于50%;對拟研究方向的國内外研究動态有較深入的了解,對拟研究的課題有較充分的論證。

文獻綜述由導師進行審查,審查通過後,方能進入博士學位論文開題階段。

3論文選題

博士學位論文選題是對博士生進行科研訓練的關鍵環節之一,選題要在導師指導下,由博士生獨立完成。學位論文選題應緊緊圍繞本學科的研究方向,密切結合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具有前沿性、創新性、科學性和可行性。博士生應在搜集和閱讀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分析和總結所選研究領域的前期研究進展,準确把握發展态勢,客觀評價開展研究所需知識結構和研究條件,以及可能面臨的瓶頸或制約因素,經充分論證後确定學位論文選題。

4開題報告及評價

博士研究生應在導師的指導下,根據所選定的課題範圍,在調查研究、查閱國内外有關資料文獻和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按研究生開題報告格式要求撰寫完整的開題報告。

開題報告包括的内容:研究課題名稱、課題來源、研究目的和意義、國内外研究現狀、主要參考文獻、課題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拟解決的關鍵問題、研究的特色與創新之處、技術路線、研究方案、課題完成的可行性分析、時間安排等。

開題報告時間:第三學期完成。開題報告應先交導師及導師組審核合格後,再由以博士研究生導師為主組成的考核小組進行評審并打分。評分結果嚴格按開題報告評價内容及分值進行綜合評分,成績70分以上為合格。文獻綜述達到要求與開題報告通過者計1個學分。

開題報告未通過者可在一年内重新做一次開題報告。若學位論文課題有重大變動,應重新進行開題。開題報告評審通過後,經導師、學科帶頭人簽字後,應以書面形式交學院和研究生院培養辦備案。

5學術交流與專題研讨

博士研究生應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學術交流或學術研讨會議,要求具備中英文寫作能力與表達能力,鼓勵外文投稿,積極參加國際和國内學術會議。博士生在學期間必須參加不少于20次的學術活動,其中,參加國際或國内學術交流會議(知名高校或行業協會/學會主辦的與本學科密切相關的學術會議)不少于2次,主講學術報告不少于6次(不含開題報告與學位論文總結報告)。考核辦法:學術活動結束後,将參加學術交流的論文複印件或學術小結(不少于500字)注明時間、地點、報告人,經導師簽字後自己存留,申請答辯前交學院審查,學院按其相應管理程序進行考核,并報研究生院培養辦備案。學術交流達到要求計1個學分。

專題研讨:主要考核博士研究生參加由導師組織的學術專題研讨的表現。該環節按學期進行考核,每學期至少參與1次專題讨論。要求博士研究生在畢業答辯前至少參加2次專題研讨考核,達到要求後計1個學分。

6社會實踐

博士研究生應完成不少于20學時的教學工作量,可獨立講授本專業本科課程的部分内容,也可協助指導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或擔任其他教學環節的工作,負責教學實踐指導的教師和教學小組在第四學期對博士研究生教學工作完成情況寫出鑒定評語;博士研究生應參加社會調研、科技競賽及科研創新活動不少于3次,參與導師科研課題或科研項目申報至少1項,以培養博士研究生申報各級科研課題或科研項目的能力,考核由導師或導師小組在第四學期組織評定。

7中期考核

博士研究生必須在第四學期末之前通過中期考核。按學校博士研究生培養實施細則及中期考核有關規定,學院組織專家組對博士研究生個人總結與彙報、政治素養與團隊精神、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實踐技能、開題報告執行情況、學術交流與論文進展、身心狀況等方面進行綜合測評,按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給出成績,考核結果為不合格的博士研究生,由學院在三個月内對其進行重新考核工作,重新考核通過者,繼續攻讀相應學位;重新考核不合格者,按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學籍管理有關規定給予退學處理。其中,博士學位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安排在第五學期進行。由學院組織專家組對博士學位論文工作的進展情況、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方案、下一步研究内容和工作計劃、公開發表的論文情況等進行檢查與考核,按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予以評定。博士學位論文中期進展報告不合格者一律不許參加論文答辯,延期一年重新組織學位論文中期進展報告,合格後方可進入學位答辯申請環節。中期考核達到要求計1個學分。

8學位論文

博士學位論文應體現作者已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深入的專門知識,具備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且必須具有明顯的創新性。論文應具有系統性、完整性、邏輯性,應有專門一章對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凝練和總結,說明研究結果的科學意義和創新點,提出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學位論文檢測複制比不大于20%

論文工作時間一般不少于1年,正文字數應不少于5萬字。論文撰寫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學位論文編寫規則》GB∕T 7713.1—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标準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05和《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和書寫規範》的規定。

二、學位授權點建設基本情況

師資建設情況

礦業工程學位授權點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把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職工思想政治素養、深入推進課程思政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引導教師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争做“四有”好老師。

1)堅持思想引領。通過不定期開展思想建設和業務學習,以思想、業務雙提升促進師德師風建設。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着力架構貫穿新生入學到畢業全過程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對标争先,發揮示範效應,開展“身邊的榜樣”學習活動,積極組織教工向2003网站太阳集团博士生導師、中國鈾礦采冶學科開拓者丁德馨等優秀教師學習,使廣大教師學有榜樣、趕有目标。

2)健全規章制度。學科注重建章立制,通過确定制度與規範,紮實把師德師風建設落到實處,并通過教職工大會、系室教研會、座談會等形式解讀校、院及學科的文件精神,強化教師責任擔當意識,促進學科發展規範化、制度化,進一步完善新教師聘用和教師資格準入制度,把思想政治素質、道德品質作為必備條件和重要考察内容。

3)強化培訓培養。結合學科教師崗位職責,開展師德師風主題教育與培訓活動,對新入職的青年教師進行崗前培訓,把師德師風教育作為重點,培養職業榮譽感和使命感;新教師上崗後,指定德才兼備的資深教師一對一幫扶,在政治思想、師德師風、業務能力等方面進行指導。

4)加強師德師風宣傳。挖掘名師、良師等典型教師,大力宣傳師風師德,努力營造崇尚師德、争創師德典型的良好輿論環境和社會氛圍,引領廣大教師成為“四有”好老師。

2023年,學科引進博士4名,招收博士後1名;新晉博士研究生導師3培育高層次人才3名。

科學研究建設情況

2023年,學科獲得2項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6項湖南省教育廳優秀青年項目,3項湖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多項橫向項目。2023年,學科共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授權專利10餘項。

(三)課程建設情況

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公布的礦業工程學位點的核心課程目錄,結合學科特色和人才培養目标,本學位授權點不斷優化課程體系。

①優化課程設置、學位課和選修課比例,專業課和公共課比例;制定嚴格的課程教學大綱、教學日曆審核制度;

②建立督導制度,提升教師課堂教學質量;

③打造專業課程教學團隊,改革教學理念,不斷提升教學效果;

④鼓勵教師和學生參加國内外學術交流,增加熱點問題和實際案例讨論與交流;

⑤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舉辦學術講座、短期授課;

⑥總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優化課程體系、教學手段,凝練教學改革經驗;

⑦引進外籍專業課授課教師,強化學生專業課程外語學習、專業科技論文寫作、學術會議交流方法與技巧等方面的技能;

8設置雙語課程教學,拓寬研究生國際研究視野,提升學術能力。

(四)學風建設情況

學位授權點始終将教師和研究生的政治建設和相關課程的課程思政建設列為學科發展的優先任務,一如既往的開設《中國馬克思主義與當代》(2學分)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圍繞學科特色,在人才培養方案中修訂将價值觀塑造、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有機融合,将愛國主義精神貫穿于課程建設與教學過程中,強化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推進課程思政改革。

學位授權點結合教育部《關于改進和加強研究生課程建設的意見》中加強研究生學術規範和誠信教育的要求,組織開展“學術誠信”教育活動,進一步提高研究生科學道德和誠信教育水平。學位授權點還開設了學術交流與專題研讨(1學分)和科技寫作與學術規範(2學分)兩門公共必修課程,以及相關學術規範講座,将科學道德和學術規範教育貫穿研究生整個科研過程,從開題、中期考核、預答辯、答辯全環節實現逐級考核、層層把關、持續跟蹤,保證研究生導師及研究生心中時刻存在一條科研道德的高壓線。

學位授權點全面聚焦優良學風創建,努力營造研究生科研氛圍,德國Heinz Konietzky、中國鈾業總工程師蘇學斌、王駒等10多位高層次人才做兼職教授。邀請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張妍教授、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大貫敏彥教授等專家開展礦業工程前沿進展2學分)專業必修課教學工作。開設雙語課程Radionuclide Contamination and Remediation2學分)專業選修課,拓寬研究生國際研究視野,提升學術能力。建立健全學風建設體系,紮實有效推進優良學風建設工作。目前,研究生學風及學術道德水平整體良好,學術成果質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學術成果體現形式愈加多樣化、高水平化,學位論文整體質量較好。

(五)研究生招生畢業情況

學位授權點目前擁有在讀博士50人,在讀碩士158國際留學生1

研究生招生方面2023年,學位授權點各項工作平穩運行,通過前後組織招生宣傳,進行五批次碩士研究生複試,兩次博士研究生複試,共招錄碩士研究生58(含資源與環境),博士研究生10

 

1.  研究生招生複試工作

研究生畢業方面:礦業工程學科根據教育部規定和學校研究生院《關于2023年上半年畢業研究生學位授予相關工作安排的通知》要求,切實做好2023年上半年畢業研究生學位授予相關工作,确保學位授予工作有序進行。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采用線下形式進行;邀請礦業工程的行業企業高級專家參與答辯工作,嚴格按照相關要求,保證學位授予質量和遵守保密制度,研究生畢業答辯全過程采取錄音與錄像,以備檢查之需。2023年,學科共授予工學碩士學位39名,工學博士學位7

      

                                                 

2. 研究生畢業答辯及學位授予工作

(三)研究生就業情況

研究生就業方面:2023年,礦業工程學位授權點始終把畢業研究生的就業工作擺在突出重要位置,緊密把握畢業研究生就業政策,研究生就業意向,企業就業需求,統籌細化就業工作安排,精心組織企業與研究生利用線上線下平台開展招聘活動,及時掌握每位畢業研究生就業進展與就業需求,發動學科各位老師千方百計助力畢業研究生就業。充分利用學校、學院、校友及教師等社會資源,吸引學科相關企事業單位來校開展招聘工作,結合學生需求工作,為研究生就業搭建線上線下招聘平台。同時,對全體學科畢業研究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就業困難的及建檔立卡的同學開展一對一就業幫扶,為畢業研究生推送個性化就業信息,積極引導畢業研究生根據就業形勢及自身情況選擇崗位;加強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創新創業等政策的宣傳解讀,通過組織多次會議與談話,鼓勵畢業研究生樹立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意識,到國家重點行業領域、基層、中西部地區、東北地區、艱苦邊遠地區建功立業;針對礦業工程女生就業難的重點任務,切實做好就業幫扶工作,确保每一位畢業生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2023年,畢業研究生實現100%就業,主要就業單位有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中核廣東礦業有限公司、中鋁礦業有限公司、中國安能集團等。

、研究生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學科始終認真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秉承和發揚核工業事業高于一切、責任重于一切、嚴細融入一切、進取成就一切鈾礦冶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戰鬥、特别能奉獻、特别能創新的精神,着力構建核特色三全育人的一體化模式,精準推進思想政治建設工作,紮實推進五化建設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建立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的長效機制,推動研究生黨員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确立”的決定性意義,更加自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具體做法如下:

1積極推動研究生的課程思政建設,發揮課程育人功效。實施思政課程提質創優行動強化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導師隊伍協同育人機制,積極打造研究生思政金課牢記興核報國使命,将核工業四個一切和鈾礦冶四個特别精神融入課程思政,與思政課同向同行,推進課程思政思政課程協同發力,探索構建思政理論課、綜合素養課、專業課、科學研究四位一體的思政體系。

2)發揮科研優勢凝煉教學特色,做實科研育人。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學科建設,把思想價值引領貫穿科學研究全過程,建立教研一體、學研相濟的科教協同育人機制;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技創新平台與團隊建設,開展科研創新訓練,促進師生深入交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科學精神和團隊意識;加強學術誠信體系建設,完善評價機制。

3)紮實推進創新與奉獻并行的育人體系。依托校内外各類特色創新實踐、産學融合平台和現代自媒體平台,開展育人工作;舉辦楚嶽節文化活動、開展學術沙龍、舉辦鈾礦冶文化節等活動,深化學生專業知識,強化學生使命擔當以及愛國敬業和奉獻精神;增加實踐教學在課程設置中的比重,落實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入實施。

4)厚植家國情懷,傳承南華精神,深入推進文化育人。将核工業、鈾礦冶精神融入教育教學各環節,定期舉辦先進事迹報告會,大力創作愛國主義題材的校園文化作品,引領師生在愛國報國文化的浸潤中厚植家國情懷,勇擔時代責任;依托校史館、圖書館等,持續開展南華精神教育,加大對優秀校友、優秀科研工作者的宣傳,以鮮活案例诠釋南華精神,尤其是以學科帶頭人丁德馨教授的典型模範為學習對象,引導廣大師生勤勉務實、甘于奉獻。

5)精準施策,努力實現精準育人。扶困扶智扶困扶志相結合,建立國家資助、學校獎助、社會捐助、學生自助四位一體發展型資助體系,形成物質幫助、道德浸潤、能力拓展、精神激勵有效融合的資助育人機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饋的良性循環,着力培養受助學生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擔當的良好品質。

6)落實主體責任,激發基礎黨組織的活力,推進組織育人。發揮基層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強化組織育人主體責任;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态化機制,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高校基層黨建對标争先計劃,大力推進基層黨支部五化建設和黨史學習,建設先進基層黨組織,培養青年教工黨員示範崗;堅持開展優秀團組織、先進班集體等創建工作。2023年,礦業工程學科的研究生管理工作形成一支以學院黨委副書記,學院黨員委員、副院長為主,研究生第二黨支部,研究生輔導員,研究生輔導員助管,研究生會,研究生團委為主的教育管理隊伍,主要負責全院研究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對接學校研究生工作部。另外形成以研究生教務、學位授權點秘書、研究生黨支部書記為主的教育管理隊伍,主要負責研究生培養全過程以及日常管理,并對接學校研究生處。

   

3. 研究生支部活動

2023年,全院共舉辦大型思想教育活動3次(2023級新生入學教育大會,學院研究生代表大會暨換屆大會,研究生幹部工作例會),學院領導對全體研究生幹部進行理想信念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多次,并邀請優秀引進人才對全體研究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及科研心得交流講座。此外,學科特别注重通過國家獎學金,研究生學業獎學金,志剛獎學金,研究生三助一管,研究生就業等一系列關鍵節點對研究生進行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學院研究生整體思想上進,擁有較好的個人素質和理想信念以及強烈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可。

、研究生招生、培養相關制度及執行情況

2023年,根據教育部及湖南省教育廳等有關文件,礦業工程學科制定詳細的複試工作方案,并對複試工作在學院網站及時公布。學科堅持按需招生、德智體全面衡量、擇優錄取、甯缺毋濫的原則;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做到政策透明、規則公平、程序公正、結果公開、監督機制健全;堅持建立健全随機确定考生複試次序随機确定導師組組成人員随機抽取複試試題三随機工作機制;堅持發揮和規範導師在複試選拔中的作用,加強導師遴選和培訓,強化保密意識、責任意識和法治意識。并提高導師運用新技術、新手段科學規範選拔人才的能力等原則下,學科按照文件要求,成立複試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小組及學科專業複試專家小組,在确保安全性、公平性和科學性的基礎上,統籌兼顧、嚴格管理,穩妥做好完成2023年博士、碩士研究生複試錄取工作。

 

 

4. 複試工作方案及複試相關信息公布

本學位授權點按照因材施教、分類模塊化培養的原則,制定了目标明确、鈾礦采冶特色鮮明的研究生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研究生課程實行責任教師牽頭的課程組授課形式。學科前沿講座課程邀請日本大貫教授進行線上授課。學科積極開展并落實研究生課程教學工作,并定期組織教學研讨,且及時向學校彙報上課總結報告,确保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在指導研究生教學、科研過程中強調過程考核,先後進行了開題、中期、預答辯等過程考核,并重視導師對研究生的全方位指導。

 

5.  研究生開題及中期檢查

此外,學科建立了教學督導和學生反饋的制度。“全面把握”和“全過程把關”研究生教育和培養工作,全面督察研究生培養質量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各個流程,努力關注每一個教師的表現,關注每一個研究生的成長,确保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平穩運轉。

學位授權點嚴格按照教育部《關于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教研〔20181号)和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範和加強研究生培養管理的通知》(教研廳〔20191号)等相關文件精神,切實加強導師隊伍建設,确保研究生培養質量,服務學校“雙一流”建設,結合學位授權點需要,堅持堅持标準,甯缺勿濫;公平、公正、公開;有利于學科建設和研究生培養工作的健康發展原則,從科研經費、科研業績等遴選條件,研究生導師由學位授權點所屬學院組織推薦,學校統一組織評審,從校内和校外遴選研究生指導教師。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幹意見》(教研〔202111号)、教育部關于印發《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的通知(教研〔202112号)等相關文件精神,依據《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指導教師管理辦法》和《關于開展2003网站太阳集团2023年度研究生指導教師遴選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幫助導師盡快熟悉研究生培養過程、掌握研究生培養規律和明确研究生導師崗位職責,增強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潛心育人的責任感與使命感,提高新遴選研究生導師指導和培養研究生的能力,保障研究生培養質量。學科内部建立内部交流機制,定期開展學術研讨與學術交流,探讨學科發展方向,促進學科發展。并邀請外部專家來校開展學術交流,拓寬教師及學生的視野,促進學術科研良性循環。

 

6.  學科内部學術交流與指導

為進一步規範高校教師履職履責行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新時代高校教師道德風尚,努力建設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高校研究生教師隊伍。本學科的所有導師始終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育部關于建立健全高校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 201410号》、《教育部關于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通知》、《湘教通 【202133号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的通知》等相關文件要求和精神;嚴格落實師德建設主體責任,加強對師德師風建設的組織領導;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嚴格遵守師德規範,建立健全師德考核、激勵、檢查、監督、通報、懲處等制度機制,形成責權明确、分工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體系;堅持嚴以律己,為人師表,把教書育人和自我修養結合起來,堅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

本學位授權點通過組織教師、學生走出去參加學術交流,舉辦鈾礦冶文化節、學術沙龍等活動積極邀請國内外相關領域知名學者、專家、行業領袖親臨學校開展學術交流開拓教師、研究生學術視野、促進學術交流、推動創新實踐,2023年,我學位授權點邀請中國礦業大學黃炳香教授、中核集團王海峰教授、核工業地質研究院王駒研究員等舉辦學術交流活動30餘次。

 

7.  學院舉辦湖南省岩石力學與工程學會2022年學術年會學術沙龍活動

8.  舉辦有礦冶文化節活動

 

9.  部分學術活動宣傳冊

2023年,學院舉辦了“能源、礦業、環境、材料學科論壇”邀請中南大學陶明教授、中南大學高志勇教授、湖南大學袁林教授、浙江工業大學龐小兵教授在會上作報告;丁德馨教授一行受邀參加2023武漢礦冶與材料綠色低碳發展學術大會,并在會上做了相關報告。

 

10.  能源、礦冶、環境、材料學科論壇部分宣傳冊


11.  師生代表參加2023武漢礦冶與材料綠色低碳發展學術大會科技大會

為資助學生順利完成學業,鼓勵博士研究生進行學術創新,學位授權點嚴格按照國家和學校相關文件精神,具有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志剛獎學金,三助一管遴選等完備的獎助體系,嚴格按照《2003网站太阳集团研究生獎助學金管理辦法》等文件要求執行各類獎學金評定。2023年本學位授權點獎學金覆蓋率100%

 

 

表一  博士研究生獎助學金體系

 

表二  碩士研究生獎助學金體系

 

、研究生教育改革情況

本學位授權點一如既往地按照因材施教、分類模塊化培養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科鈾礦冶特色及科研優勢,吸收國内外最新的科研成果及學術前沿熱點轉化為授課資源,突出課程的專業性,明确學科重點和難點領域制定了目标明确、鈾礦采冶特色鮮明的研究生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

1學科不斷引進人才,尤其是學科的高層次人才,不斷添加新鮮力量,2023年通過内部培養,學科增加高層次人才3名。目前,學科建成以建設年齡結構合理、教學經驗豐富、科研成果豐碩、職稱結構合理的高水平師資隊伍。以“強調基礎知識、注重創新實踐、瞄準國際前沿、争創國際一流”為理念,以科研帶動教學,教學促進科研。優化課程教學内容,增強教學内容的廣度、深度和前瞻性。學科前言課程邀請日本大貫教授進行線上授課。

2創新授課模式,積極采用線上線下等多樣化教學手段、雙語教學模式和用啟發式、讨論式的教學方法,提升課程考核的科學性。以科研優勢助推高質量研究生課程建設,以高質量研究生課程建設反哺科研工作。重視課程建設、課程實施過程中的管理工作,基于傳統的期末測試或課堂考核方式,創造性地引入過程性評價方式。

3不斷加強研究生學術規範、學術道德教育和思政教育,突出核工業“四個一切”和鈾礦冶“四個特别”的精神。培養研究生科研與學術的“底線意識”,強調科研的道德和科研倫理。

4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繼續弘揚丁德馨精神,形成以丁德馨教授為代表的一批優良師德師風的導師團隊與教學團隊。

5創造性地建立專家學者講座、導師論壇、研究生研讨群、學科競賽交流會等為主的研讨平台,建立礦業工程學科研究生間的交流、互動機制,拓展研究生自主性和個性化研究空間,引領研究生的創新思維,建設開放、高效、激勵上進的有利于創新型人才脫穎而出的研究環境。

、教育質量評估與分析

學科是研究生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的基礎和載體。本學科始終以培養忠誠擔當、愛國敬業的鈾礦采冶高級專門人才,為強大核軍工提供重要人才保障為培養目标,形成了地浸采鈾理論與技術、堆浸提鈾理論與技術、礦床地下開采與露天開采、礦物加工理論與技術、礦山輻射防護與環境保護5個國防特色學科方向。在服務國家核威懾力建設的曆程中,以四個特别的鈾礦冶精神,堅持面向國家核軍工戰略需求不改變,建成了鈾礦采冶高層次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的基地。研發的原地浸出采鈾、原地爆破浸出采鈾和地表堆浸提鈾技術均為國内原創,是我國軍用天然鈾生産的主體技術。基于上述學科特色和優勢,本學位授權點通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抽評工作,此外,學位授權點積極參加資源與環境碩士學位授權點教學評估,學科還積極申報資源與環境專業博士點,力增學科邁上一個新台階。

本學位授權點學位論文嚴格按照學校相關要求進行開題、中期檢查、研究進展檢查、預答辯、答辯等過程管理,學位論文全部采用盲審制度。2023年,本學位授權點學位論文盲審全部合格,學位論文抽檢全部合格。

為推動本學科内涵建設,抓住雙一流建設的發展機遇,學位授權點在學科師資梯隊建設、科學研究、教學水平、學科條件等方面進行自我評估,提出本學科的學科建設經驗、不足及對學科建設的設想與建議,并邀請學科評議組專家仔細審閱本學科自評材料的基礎上,結合現場考察,對學科的優勢和不足提出定量定性評價并反饋。評議專家建議學位授權點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加強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加強國際交流,強化研究生培養過程管理,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存在的問題

1生源質量有待提升。由于行業、地區等種種原因,礦業工程研究生第一志願報考率一直不夠理想,尤其是碩士研究生報考率較低,均需要調劑,而且調劑過來的研究生本科非本專業的學生占比很大,學生基礎差。因此,本學位授權點的生源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2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培養有待進一步提高。在研究生的具體培養過程中,很難保證有充足的時間參與現場實際研究工作,特别是以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專業學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學生的現場實踐能力有待加強。

3學生的國際化交流有待提高。本學位授權點博士出國參加交流合作、或聯培的人數較少,幾乎很少有碩士畢業出國攻讀博士學位。學術的國際化水平有待提高。

4教師隊伍建設有待提高,國家級學科平台亟待突破,國家基金項目有待發展。過去一年,在學校大力支持人才引進政策的指引下,學科引進博士研究生4名,招收博士後1名;新晉博士研究生導師3名,人才數量及質量均有提升。但是,學科仍缺乏國家級的行業領軍人才,優秀青年人才來大力促進學科發展。過去一年,礦業工程學科在國家基金項目上有了重大發展,但是,學科尚未取得國家級的标志性成果,重大項目數量不足;學科仍缺乏像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這樣的引領行業發展的國家級重大、重點科研平台。

、改進措施及下一年度建設計劃

針對本學位授權點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下一年度建設改進計劃,包括發展目标和保障措施。

改進舉措

1)進一步加大經費投入繼續加大引育高層次人才3-5名,引進高水平的博士研究生10-15名,力争突破國家級人才稱号1-2人,培養學科領軍人才1-2人,形成合理的學術梯隊,打造省級科研團隊1-2個。力争獲湖南省優秀博士論文1-2篇,獲湖南省優秀碩士論文3-5篇;學生學科競賽獲省部級獎項10餘項。積極申報科技部、教育部等國家級科研平台;努力争取國家國防科工局、中核集團和湖南省教育廳、科技廳等部門的學科建設經費,獲批多項國家級重點項目、國防重點項目、核能開發項目

2)加大宣傳力度,吸引優秀生源報考。繼續加大宣傳,适當給予優秀生源獎勵;通過狠抓碩士研究生教學與培養質量問題,提高碩士生的就業率,提升礦業工程研究生在行業的影響力;充分發揮導師和校友的作用,吸引優秀學生報考本學位授權點研究生。

3)加強企業合作,建立健全研究生培養基地建設。繼續與各礦山企業進行産學研合作,制訂長遠的戰略合作協議,在保持原有合作的基礎上,擴散合作範圍,為培養研究生提供現場試驗和實習等的場所。繼續聘任企業高級技術人員為實踐指導老師或副導師,研究生培養過程實施校内學術型和企業實踐型雙導師制度,加大企業導師的參與力度。

4)鼓勵博士研究生申請聯培及碩士畢業生申請海外攻博。做好相關宣傳及通知工作,推薦有經驗的老師對學生的海外培養申請指導,鼓勵學生申請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海外聯合培養研究生項目進行海外公派聯合培養,鼓勵研究生申請海外攻讀博士學位,提升學校的國際交流水平。

5)學術隊伍建設方面實行科研團隊制。在團隊負責人的統籌規劃下,完成學科要求的各項指标。同時大力挖掘學科自身科研人員的潛力,每年選派1-2 名青年教師出國留學。同時,柔性引進(培養)和聘請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芙蓉學者、湖湘青年英才、具有海外教育經曆的博士等

障措施

繼續強化校、院和學位授權點三級管理模式。學院有主管研究生院領導,設專職研究生秘書1名,目常負責招生宣傳、研究生培養等工作,同時,學院還有學位評定分委員會,設主席1 名,委員會主席是本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第一責任人。

學院指定礦業工程學位授權點1名學科帶頭人為負責人,同時,學位授權點成立研究生培養指導委員會,負責碩士生和博士生招生、培養、答辯等各環節,設主任委員1名,組織培養方案、課程大綱、學位标準等教學文件的制訂與審核,組織和嚴格把關研究生開題、中期檢查、預答辯和答辯等工作。

上一條:安全科學與工程學位授權點建設年度報告(2023年)
下一條:2003网站太阳集团學位點基本情況

關閉

聯系我們

地址:湖南省衡陽市常勝西路28号2003网站太阳集团    郵編:421001
聯系電話:0734-8282206    聯系郵箱:zhausc@163.com

師德師風投訴電話

0734-8281738(教務辦公室)
0734-8282206(院黨政辦公室)

版權所有: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

技術支持:西安恒遠翼展信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