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資源勘查工程本科專業培養方案 |
一、專業簡介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是湖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和2003网站太阳集团傳統優勢專業,其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隸屬于原核工業部的衡陽礦冶工程學院(2003网站太阳集团前身之一)放射性地質與勘探專業。2002年核工業第六研究所地質勘查重點實驗室并入;2008年更名“資源勘查工程”;2017年獲批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2018年通過中國工程教育認證;2020年建成湖南省地質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依托礦業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招收和培養博士和博士後。 本專業目前依托核能與核技術工程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核燃料循環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中心等8個國家級教學科研平台,擁有湖南省地質礦産勘查與地災防治創新創業教育基地、稀有金屬礦産開發與廢物地質處置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等7個省部級教學科研平台。專任教師共計65人,其中正高24人、副高16人,具有博士學位4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教育部工程教育認證專家1人,教育部高校地質類專業教指委1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3人,湖湘青年英才2人,省級青年骨幹教師7人。教師均具有1年以上企業或工程實踐的經曆。本專業在礦床勘查領域擁有明顯學科特色和行業優勢,為我國核工業系統及國土資源部門累計輸送了500餘名合格的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技術和管理人才。 |
二、培養目标 本專業培養适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紮實的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基礎知識,掌握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相關的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基本技能及專業發展動态,具備資源勘查和工程地質勘察相關專業技能,能在企業、科研院所等部門從事鈾及其它金屬非金屬礦産、能源礦産等資源勘查評價、開發管理、科學研究工作或從事工程地質勘察、地質災害防治、地質災害的評估、設計、研究、施工和生産管理等工作,培養政治素質高、社會責任感強、專業基礎紮實、實踐和創新能力突出,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級專門人才。 預期學生畢業後五年左右,可達到以下具體目标: 1)政治思想與素質目标:培養适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遵紀守法,有良好的修養與道德水準; 2)基礎知識與能力目标:掌握紮實的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知識,以及計算機和外語知識,具備在實際工作中正确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專業知識與能力目标:掌握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資源勘查或地質工程勘察實踐中有效應用的能力,能作為技術負責帶隊完成固體礦産勘查工作或獨立完成一般地質工程勘察、設計; 4)綜合實踐能力目标:通過科學思維和工程實踐訓練,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工程設計、實踐與評價能力; 5)團隊與創新能力目标:具備團隊合作意識、創新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 6)溝通與終身學習能力目标:掌握交流、自學和研究的方法,具備繼續學習的能力和國際化視野。 |
三、培養要求 1.工程知識:能夠将數學、物理、化學、工程制圖、測量學基礎、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地學數據采集與處理等相關知識解決資源勘查工程及相關領域複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2.問題分析:能夠應用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以及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的基本原理,獲取、處理、分析複雜工程問題;具有本專業必須的調研、查閱文獻等基本技能;具有檢索、搜集信息的能力;具有綜合運用所掌握的知識體系研究分析複雜工程實際問題以獲得有效結論的能力。 3.設計/開發解決方案:熟悉相關資源勘查與工程地質勘察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能夠針對複雜的地質問題設計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結合實際工程地質問題和各種地質勘探方法的優勢,能夠選擇有效的方法技術設計出合理的地質勘查實施方案。根據地質條件,在施工設計和野外勘查過程中體現創新意識,并考慮社會、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環境等因素。 4.研究:受到嚴格的科學思維訓練,有嚴謹科學的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學研究方法,具有開展創新實驗和創新科技研究的能力;能夠基于科學原理并采用科學方法,并結合專業知識和數理知識對科學前沿問題、複雜地質問題開展研究,包括設計實驗、分析和解釋數據,通過綜合信息分析得出合理有效的地質結論。 5.使用現代工具:針對地表、淺部及中深部複雜的地質工程問題和地質勘查問題,能夠選擇使用技術先進、性能穩定的專業儀器,并配合遙感地質學、物化探、計算機模拟等手段對地質問題進行分析與研究,并提出最經濟可行的解決方案,包括對複雜資源勘查工程和地質工程問題的預測與模拟,并能夠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與社會:能夠基于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學科相關的背景和專業理論知識,以及必須具備的工程素質和實踐能力,分析和評價專業工程實踐和複雜地質工程問題解決方案對社會、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響。理解應承擔的責任,具有社會責任感,愛國守法、明禮誠信、求真務實,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7.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在應用地球物理學、工程地質學、工程測量學等相關知識處理工程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具有環境保護意識,能夠理解和評價針對複雜工程問題的工程實踐對環境、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影響,時刻秉承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開展工程實踐。 8.職業規範:掌握必備的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并具有一定職業素養及社會責任感,能夠在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實踐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職業道德和規範,履行責任。 9.個人和團隊:能夠在多學科背景下的團隊中承擔個體、團隊成員以及負責人的角色,能與其他學科的成員有效溝通,合作共事。能夠在團隊中獨立或合作開展工作,對與資源勘查工程相關的交叉學科有一定的了解,具備快速适應環境的能力,具有較強的協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和一定的領導能力。 10.溝通:具備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就複雜資源勘查工程和地質工程問題與業界同行及社會公衆進行有效溝通和交流,包括撰寫地質調查以及勘探報告和設計文稿、陳述發言、清晰表達或回應指令;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 11.項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與經濟決策方法,具有現代地質工程的決策、控制能力與管理能力,能在多學科環境下(包括模拟環境),在設計開發解決方案的過程中,運用工程管理與經濟決策方法。 12.終身學習:具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具有自我學習的能力,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獲取知識、繼續學習的能力,了解國内外本專業領域的最新技術現狀、理論前沿及發展趨勢。 |
四、主幹學科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五、核心知識領域與專業核心課程 1、核心知識領域 普通地質學、礦床地質、成礦理論、岩礦鑒定與分析、礦産勘查技術與方法、工程地質勘察、環境地質、地球科學大數據、地質災害防治等。 2、核心課程 普通地質學、結晶礦物學、岩石學、構造地質學、古生物學與地史學、礦床學、地球化學、應用地球化學、應用地球物理、水文地質學、礦産勘查學、工程地質勘察、工程力學、岩體力學與工程、土力學、環境地質學、地球科學大數據挖掘。 |
六、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與主要專業實驗 (一)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測量學實訓、應用地球物理實訓、地質認識實習、地質教學實習、地質生産實習、工程地質實習、專業課程設計及畢業設計(論文)等。 (二)主要專業實驗 3S技術應用實驗、地質學基礎實驗、構造地質學實驗、古生物學與地史學實驗、礦物标本鑒定實驗、礦物鏡下鑒定實驗、岩石标本鑒定實驗、岩石鏡下鑒定實驗、岩礦分析測試實驗、AutoCAD輔助繪圖A實驗、礦産勘查學實驗和岩土測試實驗等。 |
七、學制與學位 學 制:4年,學習年限為3-8年 學業學分:170學分,第二課堂:10學分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
八、各類課程學分學時分配表 |
課程性質 |
課程屬性 |
學分 |
占學分比列 |
教學學時 |
占課程學時比例 |
公共基礎課平台 |
必修 |
34 |
18.33 |
608 |
23.64 |
公共基礎課平台 |
選修 |
8 |
4.44 |
1286 |
5.11 |
學科基礎課平台 |
必修 |
63.5 |
35.28 |
1128 |
45.05 |
專業課平台 |
必修 |
10 |
5.56 |
176 |
7.03 |
專業課平台 |
選修 |
28.5 |
15.83 |
472 |
19.17 |
集中性實踐環節 |
必修 |
37 |
20.56 |
|
|
總計 |
181 |
100 |
2512 |
100 |
|
九、各平台課程設置與學分 |
(一)公共基礎必修課平台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考核 |
學分 |
總學時 |
講課 |
實驗 |
實踐 |
學期 |
責任單位 |
備注 |
50500000110 |
大學計算機A Collegiate Computer A |
考試 |
4 |
64 |
48 |
16 |
0 |
1 |
計算機基礎教研室 |
|
30500000510 |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1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
考查 |
0.5 |
6 |
2 |
4 |
0 |
1 |
創新創業基礎教研室 |
|
51800000210 |
大學體育1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1 |
考查 |
1 |
32 |
0 |
32 |
0 |
1 |
基礎體育教研室 |
|
51600029010 |
大學英語B1 College English B1 |
考試 |
3 |
48 |
48 |
0 |
0 |
1 |
大學英語第一教研室 |
|
51700000510 |
形勢與政策1 Situation and Policy |
考查 |
0.5 |
8 |
6 |
2 |
0 |
1 |
形勢與政策教研室 |
|
51700000410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The 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
考試 |
3 |
48 |
40 |
8 |
0 |
1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研室 |
|
51800000310 |
大學體育2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2 |
考試 |
1 |
32 |
0 |
32 |
0 |
2 |
專項體育教研室 |
|
51600028210 |
大學英語B2 College English B2 |
考試 |
3 |
48 |
48 |
0 |
0 |
2 |
大學英語第一教研室 |
|
C517000003100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考試 |
3 |
48 |
40 |
8 |
0 |
2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研室 |
|
51700000610 |
形勢與政策2 Situation and Policy |
考查 |
0.5 |
8 |
6 |
2 |
0 |
2 |
形勢與政策教研室 |
|
51800000410 |
大學體育3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3 |
考查 |
1 |
32 |
0 |
32 |
0 |
3 |
基礎體育教研室 |
|
51600064210 |
大學英語B3 College EnglishB3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3 |
大學英語第一教研室 |
|
C517000012200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 |
考試 |
3 |
48 |
40 |
8 |
0 |
3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教研室 |
|
51700000910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Introduction of Xi Jinping Thought about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
考試 |
3 |
48 |
48 |
0 |
0 |
3 |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概論教研室 |
|
51700000710 |
形勢與政策3 Situation and Policy |
考查 |
0.5 |
8 |
6 |
2 |
0 |
3 |
形勢與政策教研室 |
|
51800000510 |
大學體育4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4 |
考試 |
1 |
32 |
0 |
32 |
0 |
4 |
基礎體育教研室 |
|
51700001010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Introduction of Mao Zedong Thought and Socialism Theo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
考試 |
3 |
48 |
40 |
8 |
0 |
4 |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系概論教研室 |
|
51700000810 |
形勢與政策4 Situation and Policy |
考查 |
0.5 |
8 |
6 |
2 |
0 |
4 |
形勢與政策教研室 |
|
30500000710 |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2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
考查 |
0.5 |
10 |
2 |
8 |
0 |
6 |
創新創業基礎教研室 |
|
小計 |
34 |
608 |
412 |
196 |
0 |
學分要求: |
33 |
|
(二)公共基礎選修課平台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考核 |
學分 |
總學時 |
講課 |
實驗 |
實踐 |
學期 |
責任單位 |
備注 |
小計 |
|
|
|
|
|
學分要求: |
8 |
|
公共基礎選修課共計8學分,分2個模塊。 限選: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1學分,學生須在第一學期修讀); 2.公共藝術類選修課程(2學分,在影視鑒賞、音樂鑒賞、舞蹈鑒賞、書法鑒賞、戲劇鑒賞、戲曲鑒賞、美術鑒賞、古代名劇鑒賞等8門課程中選修2門)。 任選: 每個學生要求跨學科修讀其他學科門類通識課程5學分;其中工科類學生要求選修至少1學分經濟管理類通識課。
8個學分在第五學期以前修完,第一、第三學期各修1學分,第二、第四、第五學期各修2學分。 |
|
(三)學科基礎課平台必修課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考核 |
學分 |
總學時 |
講課 |
實驗 |
實踐 |
學期 |
責任單位 |
備注 |
51000011420 |
高等數學A1 Advanced Mathematics A1 |
考試 |
5 |
80 |
80 |
0 |
0 |
1 |
高等數學教研室 |
|
50100013820 |
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B 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Engineering DrawingB |
考試 |
2 |
32 |
32 |
0 |
0 |
1 |
工程圖學教研室 |
|
50400082230 |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導論 Professional Introduction Course for Resources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
考查 |
1 |
16 |
16 |
0 |
0 |
1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1000007110 |
大學物理A1 University Physics A1 |
考試 |
3.5 |
56 |
56 |
0 |
0 |
2 |
物理教研室 |
|
51000007610 |
大學物理實驗A1 The 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 A1 |
考查 |
0.5 |
24 |
0 |
24 |
0 |
2 |
物理實驗室 |
|
50600064230 |
地質科研寫作 Geological Scientific Writing |
考查 |
1 |
16 |
16 |
0 |
0 |
2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1000011520 |
高等數學A2 Advanced Mathematics A2 |
考試 |
5.5 |
88 |
88 |
0 |
0 |
2 |
高等數學教研室 |
|
50400011720 |
無機化學與放射性化學 Inorganic Chemistry and Radiochemistry |
考試 |
2.5 |
40 |
40 |
0 |
0 |
2 |
礦物加工工程系 |
|
51000008610 |
線性代數A linear algebra A |
考試 |
2.5 |
40 |
40 |
0 |
0 |
2 |
工程數學教研室 |
|
51000007210 |
大學物理A2 University Physics A2 |
考試 |
3 |
48 |
48 |
0 |
0 |
3 |
物理教研室 |
|
51000007710 |
大學物理實驗A2 The university physics experiment A2 |
考查 |
1 |
24 |
0 |
24 |
0 |
3 |
物理實驗室 |
|
51000006310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 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B |
考試 |
3 |
48 |
48 |
0 |
0 |
3 |
工程數學教研室 |
|
50400025620 |
結晶礦物學 Crystal Mineralogy |
考試 |
2.5 |
40 |
40 |
0 |
0 |
3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82730 |
普通地質學 Physical Geology |
考試 |
2.5 |
40 |
40 |
0 |
0 |
3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82830 |
普通地質學實驗 Physical Geology Experiment |
考查 |
0.5 |
16 |
0 |
16 |
0 |
3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5820 |
3S技術應用實驗 3S Technology Application Experiment |
考查 |
1 |
32 |
0 |
32 |
0 |
4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200024320 |
電工電子技術C 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 |
考試 |
3 |
48 |
40 |
8 |
0 |
4 |
電工電子教學中心 |
|
50400025920 |
構造地質學 Structural Geology |
考試 |
2.5 |
40 |
40 |
0 |
0 |
4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6120 |
構造地質學實驗 Structural Geology Experiment |
考查 |
0.5 |
16 |
0 |
16 |
0 |
4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6220 |
古生物學與地史學 Paleontology and Historical Geology |
考試 |
2 |
32 |
32 |
0 |
0 |
4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6320 |
古生物學與地史學實驗 Paleontology and Historical Geology Experiment |
考查 |
0.5 |
16 |
0 |
16 |
0 |
4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6420 |
晶體光學與礦相學 Crystal Optics and Mineragraphy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4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82330 |
岩礦鑒定實驗 Rock-Mineral Identification Experiment |
考查 |
2.5 |
80 |
0 |
80 |
0 |
4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6620 |
岩石學 Petrology |
考試 |
3 |
48 |
48 |
0 |
0 |
4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7420 |
AutoCAD輔助繪圖A實驗 AutoCAD Aided Drawing A Experiment |
考查 |
0.5 |
16 |
0 |
16 |
0 |
5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6820 |
大地測量學 Geodesy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5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7020 |
地球化學 Geochemistry |
考試 |
2.5 |
40 |
40 |
0 |
0 |
5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600064130 |
水文地質學 Hydrogeology Geology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5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8830 |
應用地球物理 Applied Geophysics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82530 |
工程造價 Project Cost |
考查 |
1.5 |
24 |
24 |
0 |
0 |
7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小計 |
63.5 |
1128 |
896 |
232 |
0 |
學分要求: |
63.5 |
|
(四)學科基礎課平台選修課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考核 |
學分 |
總學時 |
講課 |
實驗 |
實踐 |
學期 |
責任單位 |
備注 |
小計 |
|
|
|
|
|
學分要求: |
|
|
(五)專業課平台必修課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考核 |
學分 |
總學時 |
講課 |
實驗 |
實踐 |
學期 |
責任單位 |
備注 |
50400027930 |
礦床學 Ore Deposit Geology |
考試 |
2.5 |
40 |
40 |
0 |
0 |
5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8130 |
工程地質勘察 Engineering Geology Exploration |
考試 |
2 |
32 |
32 |
0 |
0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52930 |
礦産勘查學 |
考試 |
2.5 |
40 |
40 |
0 |
0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8530 |
礦産勘查學實驗 Mineral Exploration Experiment |
考查 |
1 |
32 |
0 |
32 |
0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8630 |
應用地球化學 Applied Geochemistry |
考試 |
2 |
32 |
32 |
0 |
0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小計 |
10 |
176 |
144 |
32 |
0 |
學分要求: |
10 |
|
(六)專業課平台選修課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考核 |
學分 |
總學時 |
講課 |
實驗 |
實踐 |
學期 |
責任單位 |
備注 |
50400073030 |
地質工程力學 Geological Engineering Mechanics |
考試 |
3 |
48 |
48 |
0 |
0 |
3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限選 |
50400029330 |
工程地質原理 Engineering Geology Principles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4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限選 |
50400027520 |
土力學D Soil MechanicsD |
考試 |
2 |
32 |
32 |
0 |
0 |
4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限選 |
50400084030 |
岩體力學與工程B Rock Mass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
考試 |
2 |
32 |
32 |
0 |
0 |
4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限選 |
50400029530 |
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學 Geomorphology and Quaternary Geology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5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限選 |
50400030530 |
地球科學大數據挖掘 Earth Science Big Data Mining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5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限選 |
50400029430 |
地質災害防治 Geological Hazard Control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5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限選 |
50400030030 |
地質專業英語 Geological English |
考查 |
1.5 |
24 |
24 |
0 |
0 |
5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限選 |
50400030130 |
岩土測試實驗 Geotechnical test Experiment |
考查 |
1 |
32 |
0 |
32 |
0 |
5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限選 |
50400029630 |
鈾資源地質學 Uranium Geology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5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限選 |
50400082930 |
城市地質學B Urban Geology B |
考查 |
1.5 |
24 |
24 |
0 |
0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限選 |
50400029730 |
大地構造學 Geotectology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限選 |
50400082630 |
環境地質學 Environmental Geology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限選 |
50400005630 |
工程項目管理 Project Management |
考查 |
1.5 |
24 |
24 |
0 |
0 |
7 |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
限選 |
50400030330 |
遙感地質學 Remote Sensing Geology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7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限選 |
小計 |
29 |
480 |
448 |
32 |
0 |
學分要求: |
29 |
|
(七)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考核 |
學分 |
總學時 |
講課 |
實驗 |
實踐 |
學期 |
責任單位 |
備注 |
10500000110 |
軍事技能 Military Skills |
考查 |
2 |
2 |
0 |
0 |
2 |
1 |
國防軍事教研室 |
|
50400025520 |
地質認識實習 Practice of Geological and Cognitive Practice |
考查 |
2 |
2 |
0 |
0 |
2 |
3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6020 |
構造地質學課程設計 Course Design for Structural Geology |
考查 |
1 |
1 |
0 |
0 |
1 |
4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30500000810 |
創新創業實踐(創新創業基礎)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ractice(Foundation fo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
考查 |
2 |
2 |
0 |
0 |
2 |
5 |
創新創業基礎教研室 |
|
50400026920 |
大地測量學實訓 Geodesy Practice |
考查 |
1 |
1 |
0 |
0 |
1 |
5 |
2003网站太阳集团 |
|
50600064820 |
地質教學實習 Geological Teaching Practice |
考查 |
4 |
4 |
0 |
0 |
4 |
5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8030 |
地質生産實習 Practice of Geological and Production |
考查 |
3 |
3 |
0 |
0 |
3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8230 |
工程地質勘察課程設計 Course Design for Engineering Geology Exploration |
考查 |
1 |
1 |
0 |
0 |
1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8430 |
礦産勘查學課程設計 Course Design for Mineral Exploration |
考查 |
1 |
1 |
0 |
0 |
1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8730 |
應用地球化學課程設計 Course Design for Applied Geochemistry |
考查 |
1 |
1 |
0 |
0 |
1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8930 |
應用地球物理實訓 Course Design for Applied Geophysics |
考查 |
1 |
1 |
0 |
0 |
1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9030 |
工程地質實習 Practice of Engineering Geology |
考查 |
2 |
2 |
0 |
0 |
2 |
7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10800000110 |
勞動教育 Labor education class |
考查 |
2 |
2 |
0 |
0 |
2 |
7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50400029130 |
資勘畢業論文(設計)1 Resource Survey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1 |
考查 |
4 |
4 |
0 |
0 |
4 |
7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9230 |
資勘畢業論文(設計)2 Resource Survey Graduation Thesis design 2 |
考查 |
10 |
10 |
0 |
0 |
10 |
8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小計 |
37 |
37 |
0 |
0 |
37 |
學分要求: |
37 |
|
十、輔修專業課程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考核 |
學分 |
總學時 |
講課 |
實驗 |
實踐 |
學期 |
責任單位 |
備注 |
50400026220 |
古生物學與地史學 Paleontology and Historical Geology |
考試 |
2 |
32 |
32 |
0 |
0 |
3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5620 |
結晶礦物學 Crystal Mineralogy |
考試 |
2.5 |
40 |
40 |
0 |
0 |
3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82730 |
普通地質學 Physical Geology |
考試 |
2.5 |
40 |
40 |
0 |
0 |
3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6620 |
岩石學 Petrology |
考試 |
3 |
48 |
48 |
0 |
0 |
3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5920 |
構造地質學 Structural Geology |
考試 |
2.5 |
40 |
40 |
0 |
0 |
4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7930 |
礦床學 Ore Deposit Geology |
考試 |
2.5 |
40 |
40 |
0 |
0 |
5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8330 |
礦産勘查學 Mineral Exploration |
考試 |
2 |
32 |
32 |
0 |
0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8630 |
應用地球化學 Applied Geochemistry |
考試 |
2 |
32 |
32 |
0 |
0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8830 |
應用地球物理 Applied Geophysics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50400029630 |
鈾資源地質學 Uranium Geology |
考查 |
2 |
32 |
32 |
0 |
0 |
6 |
資源勘探工程系 |
|
小計 |
23 |
368 |
368 |
0 |
0 |
學分要求: |
23 |
|
十一、雙學位課程 |
課程編号 |
課程名稱 |
考核 |
學分 |
總學時 |
講課 |
實驗 |
實踐 |
學期 |
責任單位 |
備注 |
小計 |
|
|
|
|
|
學分要求: |
|
|
十二、學期開課門數統計表 |
學期 |
課程總門數 |
必修課門數 |
選修課門數 |
必修課學分 |
選修課學分 |
第一學期 |
10 |
10 |
0 |
22 |
0 |
第二學期 |
10 |
10 |
0 |
23 |
0 |
第三學期 |
13 |
12 |
1 |
23 |
3 |
第四學期 |
16 |
13 |
3 |
22.5 |
6.5 |
第五學期 |
14 |
8 |
6 |
16.5 |
10.5 |
第六學期 |
14 |
11 |
3 |
17 |
5.5 |
第七學期 |
6 |
4 |
2 |
9.5 |
3.5 |
第八學期 |
1 |
1 |
0 |
10 |
0 |
彙總 |
84 |
69 |
15 |
143.5 |
29 |
|
十三、課程體系與培養要求的對應關系矩陣
課程體系中每門課程都承載了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的具體要求。下表為本專業每門課程與學生能力及素質要求的對應關系,分别用H、M和L表示對畢業要求的支撐強度,其中H表示高,M表示中,L表示低。
課程體系 |
畢業要求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高等數學A1 |
H |
M |
|
|
|
|
|
|
|
|
|
|
高等數學A2 |
H |
M |
|
|
|
|
|
|
|
|
|
|
線性代數 |
H |
H |
|
|
|
|
|
|
|
|
|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B |
H |
H |
|
|
|
|
|
|
|
|
|
|
大學英語B1 |
|
|
|
|
|
|
|
|
|
H |
|
L |
大學英語B2 |
|
|
|
|
|
|
|
|
|
H |
|
L |
大學英語B3 |
|
|
|
|
|
|
|
|
|
H |
|
L |
大學物理A1 |
H |
M |
|
|
|
|
|
|
|
|
|
|
大學物理實驗A1 |
H |
M |
|
|
|
|
|
|
|
|
|
|
大學物理A2 |
H |
M |
|
|
|
|
|
|
|
|
|
|
大學物理實驗A2 |
H |
M |
|
|
|
|
|
|
|
|
|
|
大學計算機A |
M |
|
|
|
H |
|
|
|
|
|
|
|
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 |
|
|
|
|
|
|
|
|
M |
M |
|
|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1 |
|
|
|
|
|
|
|
M |
M |
|
|
M |
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2 |
|
|
|
|
|
|
|
M |
M |
|
|
M |
大學體育1 |
|
|
|
|
|
|
|
|
H |
|
|
|
大學體育2 |
|
|
|
|
|
|
|
|
H |
|
|
|
大學體育3 |
|
|
|
|
|
|
|
|
H |
|
|
|
大學體育4 |
|
|
|
|
|
|
|
|
H |
|
|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
|
|
|
|
H |
|
M |
|
|
|
M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 |
|
|
|
|
|
|
|
H |
|
|
|
|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
|
|
|
|
|
|
|
M |
|
|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
|
|
|
|
|
|
H |
|
|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
|
|
|
|
|
|
|
M |
|
|
|
|
形勢與政策1 |
|
|
|
|
|
|
|
|
|
|
|
M |
形勢與政策2 |
|
|
|
|
|
|
|
|
|
|
|
M |
形勢與政策3 |
|
|
|
|
|
|
|
|
|
|
|
M |
形勢與政策4 |
|
|
|
|
|
|
|
|
|
|
|
M |
大地測量學 |
M |
|
|
|
|
|
|
|
|
|
|
|
大地測量學實訓 |
M |
|
|
|
|
|
|
|
|
|
|
|
畫法幾何與工程制圖 |
|
|
M |
|
M |
|
|
|
|
|
|
|
3S技術應用實驗 |
|
|
|
|
H |
|
|
|
|
|
|
|
地球化學 |
M |
M |
|
H |
|
|
|
|
|
|
|
|
普通地質學 |
H |
M |
|
|
|
|
|
|
|
|
|
|
普通地質學實驗 |
|
|
|
M |
|
|
|
|
|
|
|
|
構造地質學 |
M |
|
|
H |
|
|
|
|
|
|
|
|
構造地質學課程設計 |
|
|
M |
|
|
|
|
|
|
M |
|
|
構造地質學實驗 |
|
|
|
M |
|
|
|
|
|
|
|
|
古生物學與地史學 |
M |
|
|
M |
|
|
|
|
|
|
|
|
古生物學與地史學實驗 |
|
|
|
M |
|
|
|
|
|
|
|
|
結晶礦物學 |
M |
|
|
H |
|
|
|
|
|
|
|
|
岩礦鑒定實驗 |
|
|
|
M |
M |
|
|
|
|
|
|
|
晶體光學與礦相學 |
|
|
|
M |
|
|
|
|
|
|
|
|
水文地質學 |
|
|
|
|
|
|
M |
|
|
|
|
|
環境地質學 |
|
|
|
|
|
|
M |
|
|
|
|
|
岩石學 |
M |
|
|
H |
|
|
|
|
|
|
|
|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導論 |
|
|
|
|
|
|
M |
|
|
|
|
M |
AutoCAD輔助繪圖A實驗 |
|
|
L |
|
M |
|
|
|
|
|
|
|
電工電子技術C |
L |
|
|
|
M |
|
|
|
|
|
|
|
地質工程力學 |
H |
M |
|
|
|
|
|
|
|
|
|
|
土力學 |
H |
M |
|
|
|
|
|
|
|
|
|
|
無機化學與放射化學 |
H |
|
|
|
|
|
|
|
|
|
|
|
岩體力學與工程 |
H |
M |
|
|
|
|
|
|
|
|
|
|
工程經濟與造價 |
|
|
|
|
|
M |
|
|
|
|
M |
|
工程地質實習 |
|
|
M |
|
|
M |
|
|
H |
H |
|
|
地質認識實習 |
|
|
M |
|
|
|
|
|
L |
M |
|
|
地質教學實習 |
|
|
M |
|
|
M |
|
|
H |
H |
|
|
地質生産實習 |
|
|
M |
|
|
M |
|
|
H |
H |
|
|
工程地質勘察 |
|
M |
M |
|
M |
|
|
|
|
|
|
|
工程地質勘察課程設計 |
|
|
M |
|
|
|
|
|
|
|
|
|
礦産勘查學 |
M |
M |
H |
|
|
|
|
|
|
|
|
|
礦産勘查學課程設計 |
|
|
M |
|
|
|
|
|
|
M |
|
|
礦産勘查學實驗 |
|
|
M |
|
|
|
|
|
|
|
|
|
礦床學 |
M |
M |
|
H |
|
|
|
|
|
|
|
|
應用地球化學 |
M |
|
H |
|
H |
|
M |
|
|
|
|
|
應用地球化學課程設計 |
|
|
M |
|
|
|
|
|
|
|
|
|
應用地球物理 |
M |
|
H |
|
H |
|
|
|
|
|
|
|
應用地球物理實訓 |
|
|
M |
|
|
|
|
|
|
M |
|
|
地質專業英語 |
|
|
|
|
|
|
|
|
|
H |
|
|
工程項目管理 |
|
|
|
|
|
M |
|
|
|
|
H |
|
文獻檢索與科研寫作(雙語) |
|
M |
|
|
M |
|
|
|
|
|
|
|
岩土測試實驗 |
|
|
|
|
M |
|
|
|
|
|
|
|
地質災害防治 |
|
M |
|
M |
|
|
M |
|
|
|
|
|
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學 |
M |
|
|
|
|
|
M |
|
|
|
|
|
鈾資源地質學 |
M |
H |
|
M |
|
|
|
|
|
|
|
|
工程地質原理 |
M |
M |
|
|
|
|
|
|
|
|
|
|
大地構造學 |
|
|
|
M |
|
|
|
|
|
|
|
|
城市地質學B |
|
|
M |
|
|
|
L |
|
|
|
|
|
遙感地質學 |
|
|
|
|
M |
|
|
|
|
|
|
|
地球科學大數據挖掘 |
|
M |
|
|
M |
|
|
|
|
|
|
|
資勘畢業論文(設計)1 |
|
|
H |
M |
M |
H |
L |
|
|
M |
M |
|
資勘畢業論文(設計)2 |
|
|
H |
M |
M |
H |
L |
|
|
M |
M |
|
|
|
十四、學校與行業 無 |
十五、推薦大學科門類中英文經典必讀書目
|
十六、其他說明
|
|
制定人:地質勘探工程系全體教師 負責人:譚凱旋 審核人:張志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