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至22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礦業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中國礦業大學承辦的“第三屆全國高等學校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在江蘇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召開。本屆大賽收到來自中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重慶大學等28所高校的207件參賽作品。我校選送的6件作品參賽,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其中“溶浸采鈾(礦)3D全景動态數字沙盤模型”(李元、張朝松、邱冬梅)獲得一等獎,“無間柱連續開采膠結充填法模型”(彭治東、劉啟力、沈秀斌)、“井下礦用架空索道的初步改良模型”(賴科、高志偉、古超)獲得二等獎。
全國高校采礦工程專業學生實踐作品大賽旨在提高采礦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逐步滿足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要求。自2011年中南大學承辦首屆大賽以來,受到社會各界的一緻好評,其中部分優秀作品已應用于采礦工程專業的教學實踐。核資源工程學院曆來重視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依托礦業工程重點學科優勢,通過搭建學科大賽、鈾礦冶科技文化節等平台,着力提高工科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在本次大賽前期準備工作中積極宣傳、廣泛動員,過程中高度重視,注重作品立項評審、加強過程指導、強化中期推進、後期遴選預評等各個環節,确保了參賽作品質量。通過學科大賽,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也展現了我校學生良好的綜合能力和素質。